巧用差异化教学,数学课原来可以这么好玩!

五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课桌被分开成了四组,桌子上还摆放着棋盘与任务卡,在这堂课上,老师即将用分组学习站这一差异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

按照数学能力,同学们被分到了ABC三个难度不同、形式各异的学习站来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巩固复习。学习站A和B的同学分别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运算练习,他们分别参与棋盘游戏和任务卡两个活动;学习站C是互动合作站,学生们独立进行棋盘游戏,并完成任务卡片的挑战。

以往的运算技能练习课都是学生和老师的挑战,因为老师很难同时关注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而学生要么会觉得无聊,要么无法突破。而这次的分组学习站,因为加入了棋盘游戏与任务卡通关等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及合作与比赛的成就感,同学们显得格外投入且兴趣盎然。

其中教师指导站的A站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薄弱,老师首先进行小组教学,给学生演示算法过程,并让学生跟随展示,然后再进入棋盘游戏的个人挑战;教师指导站的B站中的学生则要突破每一个任务卡,直接向老师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15分钟的分组让老师们快速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有效指导,然后两组交换场地,挑战另外一项活动。与此同时,互动合作的学习站C的同学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打通了关卡,高效完成了所有的题目,并接受同伴的监督检查;15分钟后,他们开始挑战难度较高的混合运算以及问题解决的任务卡,全程在双语环境下理解分析问题,运用运算技能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呈现在答题单上,交给老师课后评估。

这是一节基于差异化教学而设计的精彩数学课程,教师针对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提供支架教学,满足个性化需求,给予数学薄弱的学生足够的支持与引导,并找回他们学习的兴趣与自信;为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互助合作能力与自我管理意识。在肯思学校,我们是如何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践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此次课程的设计者之一——数学老师关老师。

如何开展差异化教学,我们首先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学习成果的差异化表现。数学、科学这样的学科,对学生的抽象化思维、逻辑推理与辩证分析要求极高,而学生之间认知水平的差异,以及学习阶段的难度进阶,都会对学生的表现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学生的兴趣和偏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差异。另外,我们的双语教学还要关注学生对数学语言掌握的差异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针对这三方面的主要原因,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比如我们的差异化教学的几种策略,分别是:学习内容差异、学习过程差异、学习环境差异、学习成果差异。针对不同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群体,我们要在学习内容上设置梯度,以及分层的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多为这些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而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或者学习偏好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入手,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用听觉学习,有些喜欢用视觉,有些喜欢动手实践。我们通过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或者结合生活的实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除了传统的考试之外,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演讲、制作模型、录视频、和老师谈话等方式来反馈自己的所学。

那么这些差异化策略具体如何实施呢?在日常的全班教学中,学习内容和成果的差异可以在布置练习和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但是学习过程和方式的差异就需要通过小组形式实现。我们会将学习内容差异、过程差异、学习成果差异这些都融入到学习环境差异中,即在课堂环境的设置中进行班内差异化教学。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案就是设置分组学习站,也就是我们前面看到的课程模式。在这种课程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教师引导站更准确地把握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辅导,同时在互动合作站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多样化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经历,发展个性化能力。”

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和培养个性化发展,教育公平也是我们一直热议的话题,差异化教学即是教学公平的实现方式之一。差异化教学正视每一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找到学生差异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特长与短板寻找、设计学习的有效方法,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