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桌子”的两边看申请,资深美国大学招生官加入狄邦肯思!

申请是玄学?

看上去“无懈可击“的申请材料却屡屡被拒?

从标化、GPA到竞赛,活动无一不精彩,却无法保证梦校offer?

每年,各大高校的招生官都面对着成千上万封申请,如何让自己成为“幸运儿”,得到梦校的青睐,是不少学生及其家长困惑的问题。

曾担任美国知名文理学院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国际招生录取负责人的Adam Guo日前正式加入成都狄邦肯思学校,出任学校高中部副校长兼升学指导中心主任,并于狄邦教育集团担任升学质量管理联合总监职位。他曾每年访问15-20个国家的近百所高中,阅读来自世界各国超过1500份申请,熟悉大学招生办使用的Slate录取系统中超过500所国际高中的学校背景、课程挑战度、活动特色等。他将从“桌子的两端” – 招生官和升学指导两个角度,以终为始,为我们解读海外名校的招生官的思考方式,以及狄邦肯思的升学指导将如何帮助学生冲击梦校。

Adam Guo老师,2006年以接近全奖的录取入读美国知名文理学院。毕业后成为当时美国大学招生办中极少数的中国籍招生官,在两所大学都担任过亚洲区招生官和国际招生录取主任。Adam积极参与在各大国际专业组织并发出中国声音,现担任International ACAC(国际升学与录取委员会)担任政策与外联委员会委员、全球与区域会议组委会会员、职业发展培训师等职务,目前已培训与指导超过500名大学招生官与升学指导。

<文莱国家报纸对Adam等美国大学招生官来访的报道>

招生官评审-需要建立录取的信心

大学人才的选拔标准因学校而异, 但是核心的标准都是找到“对的”学生。

每年申请季到来之前,招生官们都会接受一些传递学校价值观的内部培训,但在招生官审阅申请之前,由于每年申请者的情况不同,院校的发展目标也可能发生变化,海外大学无法精确地告诉申请者,学校需要寻找什么样的学生,也不会有一个明确的列表标明招收学生需要的特质,也不会有所谓的不同城市的名额分配。

<Adam作为Session Chair与四位世界知名大学招生官在专业会议讲座>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校审读申请的招生官都是两两一组,或三人一组来同时阅读同一批申请材料。第一轮审读后,学校会委派更资深的招生官进行第二轮或第三轮的审阅,筛选出的部分申请者进入到委员会最终决议,由学校招生办主任或副校长领导招生官们进行讨论与投票。

招生官们会向委员会介绍他们手中的每份申请并对申请做出整体性评估。在整体性评估中,文书会与所有申请材料一起出现,一起被考虑和讨论,在这个环节,委员会更看重每位申请人基于申请资料展现的整体画像,并根据综合评估的原则,委员会进行评审和最终投票决议。

整个评审过程追求科学、公平、客观。过程中的每一份申请都需要经过多轮审核,如果出现比较大的异议,申请就可能会被放在等候名单上,或延期至下一轮重审。在这个多轮审核的系统下,大学中受过训练的专业招生官们并不会因个人偏好而影响一个学生的录取。

<Adam担任招生官时的工作照>

对于招生官来说,评审的过程,就是建立录取一名学生的信心:

评估申请者对学校是否有足够的了解,是否在学术上和文化上适合申请的学校。部分学校也会考虑学生是否对学校表现出足够的兴趣,进而判断如果录取该生是否会选择该学校。

评估申请者入学后能否在学校取得成功,能否胜任在学校所面临的挑战,包括面对压力、学术探究、参与活动,能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否充分利用大学资源等等。这就是招生官想要看到的,需要申请者借助申请过程予以招生官信心。

<Adam与毕业生合影>

申请材料-展示独一无二的“未来胜任力”

那么这个信心应当如何展现,归根结底,就是凸显申请者的“未来胜任力”,就是申请者在初高中3至5年的持续成长中经历了什么。招生官需要通过这段成长的历程来判断学生的未来。

<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图据Adam>

其一,学生的学术能力。

大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肯定是学习,从学术角度来讲,招生官将审核学术胜任力。

当招生官审核一份学术成绩时,绝不仅停留在分数上,相比一个数字展现出来的“应试能力”,其背后的经历,也就是初高中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力”,更能判断学生在学术方面的胜任力。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在校园的场景中,学生需要向海外大学展现学术成长的历程:是否不断挑战自己并取得进步;是否充分利用了所能获取的资源自我发展;是否遇到了困难、经历了失败并由此收获成长…这些信息远比一个冰冷的分数更加有意义,对预判学生的未来更具参考价值。

学术胜任力是一个整体,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每一段成长故事里。

<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图据Adam>

其二,学生的整体发展。

除学术能力外,申请者还需要展示整体的胜任力,也就是学生在其所处环境下,各种校内外的活动中所表现的整体发展情况。要强调的是,整体胜任力不能简单罗列一些词,诸如团队合作、情绪管理、为人处世、解决问题等等,一旦罗列就会让学生对号入座,特意去寻求某种契合,从而偏离核心、模糊真实。

<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图据Adam>

其三,学生所传递的价值观。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尽相同,没有对错。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出发点不尽相同。申请者的价值观反映在其自驱力及自我坚持中,申请者需要走出舒适圈,在合理的范围内挑战自己,能够运用资源实现目标,实现价值。

申请是一个整体,考察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招生官旨在确认未来学校的资源会不会在学生身上被高效利用。

<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图据Adam>

方向探寻-找到属于你的Best-Fit

近年来,“多国联申”成为趋势,英国申请人数暴增,小众留学地备受关注。那么我们的学生应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从真实性、客观性的角度来说,每位学生都有适合的学校和专业。在狄邦肯思,升学指导的工作会下沉至7年级,升学老师将在3至5年的学习生涯中,陪伴学生、家长一起找寻每个人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best-fit),这种适合不仅限于学术方面,还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未来的学术探索,以及学生个人及家庭的愿望、未来人生的规划等等。

在找寻方向的长期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尝试。初高中阶段,学校会提供非常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差异化的选择中,尝试各类课程、活动、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升学指导与学生共同相处,相互理解,进行“唤醒”,引导学生寻求自我认知。将升学视作整体成长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制定针对性的申请规划,或发展优势、或补足短板,探寻学生能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得到最大化的展现。

同时,与家长建立定期沟通的机制,把最官方、最本源的信息,带入校园,带到家长的面前。引入海外名校资源,与英、美、澳、加的国际名校建立联系、深入沟通。帮助家长不断了解学生的成长,不断跟进,及时分享、反馈学生情况,尽可能消除信息差。家校共育,找到每位学生个性化的best-fit。

<Adam在学生讲座上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