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celyn Xu从10年级开始接触经济学,并逐渐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课堂上的学习,特别是在准备John Locke经济论文时,深入了解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刻意去推动社会的利益,但在无形的力量引导下,个人行为有时反而能促进整体经济增长和资源的高效配置。
Jocelyn表示:“这个概念对一些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些抽象,因此我想通过更通俗有趣的方式帮助大家理解。”她结合自己喜欢绘画的兴趣,采用动画形式制作视频,向同学们解释“看不见的手”理论。每个视频的撰稿、动画制作和剪辑都由团队成员独立完成,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充满了乐趣。
Chelsea的探索:宏观经济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来自11年级的Chelsea Chen,最近对行为经济学和产品设计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A-level宏观经济学单元时,Chelsea意识到宏观经济学虽然关注的是整体经济体,而非单个个体,但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她在视频中探讨了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这是衡量国家贫富差距的有效指标,反映了家庭在食物上的花费占总支出的比例。
Chelsea分享道:“通过了解恩格尔系数,我开始思考它如何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结构,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相结合。”她还在视频中加入了Lulu老师课堂上讲述的食物GDP趣事,将这些复杂的经济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故事结合起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
Kate的思考:博弈论与竞争
作为一名对发展经济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Kate Wang最近深入学习了博弈论,并将这一概念与商业竞争现象结合。她在探索霍特林模型时,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因为这个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竞争对手的店面往往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是有着理性和逻辑的解释。Kate认为,理解这个模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日常生活中商业背后的策略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Kate说道:“在学习博弈论时,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方面。通过制作视频,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编辑技巧,并且学会了如何让这些复杂的经济理论变得更直观易懂。”
Jocelyn、Chelsea和Kate三位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丰富的经济学理论,还通过“巧克0经济学”这一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将这些理论转化为生活中可理解的语言与形式。这个账号名字由三位同学的英文名字组成,旨在为更广泛的受众提供经济学知识的普及与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