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年精英学府——英国国王学院学校

如何去定义一所好学校?
 
如果一所学校历经百年而不老,在一代代校长手上仍能薪火相传,能否称之为好?
 
如果一所学校教会了学生超越外界的权威标准,独自思考“卓越”的含义,能否称之为好?
 
如果一所学校里的每一位孩子都期待着“教室”,在这里收获了独立、自信、责任,勇气之外还获得了应对未来变化的能力,它又能否称之为好?
 
这一次,我们想带着一颗思考之心去“定义”一所学校——这便是英国国王学院学校

以文化定义

品格与精神

通常讲到英式学校,我们经常会自然地联想到一些词语,例如“贵族教育”“精英摇篮”,但如果我们未能寻根溯源地了解精英文化的内核,在英美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便只能把一些“表象”作为教育选择的标准,也极容易忽略其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品格与精神。

古人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与英式教育中对导师的定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这里我们想带着一种东方文化的视角去解读英式学校,只有在了解“精英摇篮”背后的教育之道后,才能识别其术的意义,选择真正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方式。

《英国采风录》一文曾提到:“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用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话来说: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而《论语》中也有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讲的虽是君子,但中国的君子与英国的贵族其内涵也都代表着一种尊严和高超的品行、技艺,是可以延续千百年的教育思想。

从这样看,中西方教育之道也颇有融通之处,而这也是未来我们要思考的方向。

在过去,英国的贵族绅士们要接受严格和艰苦的军事化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增加了现代化课程,目的便是培养拥有优秀品格和精神的“全人”。

直到今天也只有7%的英国学生能进入私立学校,由此才培养出了真正的精英们,从19世纪以来,政府、军队、教会、外交部门等英国重要部门中,几乎成为私校优秀毕业生的天下。

因此光从这里来看,我们就可以想象真正的精英教育绝不简单,绝不轻松,也绝不会等同于快乐教育。

当有了这样的文化内核,英国精英名校便由此诞生,而英国国王学院学校便位列于此。

以时间定义

延续百年的治学之道

英国国王学院学校(King’s College School, Wimbledon,缩写为“KCS”)成立于1829年,是位于英国伦敦西南部温布尔登的一所著名私立学校。原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附属中学,由英国国王乔治四世颁布皇家特许状创建。作为伊顿公学集团的成员,KCS是英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男校之一,自2010年起,高中部12、13年级开始招收女生,由男校变为男女合校。校本部有小学(7-13岁)和中学(13-18岁)两个部分,学生1400余人。

在近两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即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校长换了无数代人,它始终传承着”全人教育”理念的精髓,向世界输出着应对未知挑战的优秀人才,这便是它办学长青之道。

KCS现任校长Andrew Halls在今年8月

《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评论:Seize your Chance

Educ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意为引导、引出。在国王学院学校,学生们会通过导师的亲密陪伴与教导,在灵性、道德、社会、文化不同层面,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评估,让每一位学生在年少时期便能发现他自己独一无二的品质以及天赋。

在这样治学理念之下,英国国王学院学校连续数年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全英最佳私立中学。

KCS的毕业生每年30%进入了牛津,剑桥深造,8%进入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90%的毕业生被第一志愿大学录取,成功入读斯坦福、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帝国理工、多伦多等全球优秀院校。

2020年《泰晤士报》KCS综合排名位列第四,其中90%的学生在A-Level 考试中获得A*/A;IB平均分41.7(满分45),英国排名第三,全球4800+所IB学校中排名第六。

今年九月,KCS在《独立学校指南》获得“Great For Oxbridge”以祝贺其在过去六年中,有近300名学生进入了牛津及剑桥大学。

以人格培养定义

英式关顾体系

在英国,学生关顾体系(Pastoral care)是被广泛推行的杰出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时刻得到认可和支持。

每个学生都能从任课老师、班主任和学校的导师那里得到指导,能够在一个身心安全的环境里、一个充满挑战和多样性的社区中去认识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探索各种学术、非学术的发展机会,从而养成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终身性技能和能力。

寄宿制是关顾体系的核心之一。

寄宿环境中,这种关怀体系的效用被发挥到极致。舍监(House Master)一职的角色,让老师们变得既像班主任又像家长,学生的作业难题、生活烦恼、社交礼仪等都是舍监的职责所在。师生一起吃饭、聊天、运动,这种人与人的连结会比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更为紧密,学生自发地向教师学习。

所以这既是知识的传递,也是人格的培养。

另外,学院制也是关顾体系中非常有意思的部分:它打造了一个纵向社区,建立了一种更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让世界各地不同年级的学生经常交流,去理解彼此的文化,营造友好和充满活力的竞争环境。

这如同《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四大学院:格兰芬多,赫奇帕齐,拉文克劳,斯莱特林一般,分别代表着勇敢,血统,智慧,正直等人格意义,学生将在这里尽情发挥才能,赢得尊重和荣誉

在KCS有 18个体育项目上会与其他学校展开竞赛,包括赛艇,击剑、橄榄球,足球和板球及其他重要的英式体育等,学校希望让学生们知道即使没有特别的运动天分,身体的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的导师们鼓励学生公平地比赛,告诉他们在胜利中要慷慨大方,在失败中要优雅从容,让孩子们明白要竞争更要有风度。

以未来能力定义

应对不确定之事

在《人类简史》中曾描述过狩猎时代、农耕时代至工业时代的一系列文明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需要不同的能力,这便是西方社会所重视的能力模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能力模型强调了五个方面的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和学会改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能力模型强调了三个领域:人与社会、人与工具和人与自我。

在全球化、信息复杂多样化的今天,学生要学会的不仅仅是考试,而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习惯中与人共处,展现出优秀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去解决还未出现的问题,去应对不确定之事。

因此KCS虽然拥有着优异的学术成绩,但它也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与学术相关的艺术,音乐,表演,语言等课外延展活动。

例如,学生们可以在正规课程之外学习西班牙语,德语,古希腊语,普通话等。也可以在周五提前放学之后,接受军事训练及参加社会服务,例如The Duke of Edinburgh’s Award(爱丁堡公爵奖),该活动鼓励14岁以上的青少年参与社会服务、远足旅行、个人技能及文体活动等四项课程,以培养孩子的才艺及领袖才能,增强体能和意志。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如何定义一所好学校?

在不同的文化下一定会有不同的解答,而最好的答案,也许只有未来的少年们才能够给到我们。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至今天,英国国王学院学校已进入中国多年,并与狄邦教育集团共同探索、创办融汇中西,着眼未来的创新型国际化学校:2018年人大附中杭州学校、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已同时开学。
 
2021年9月英国国王学院学校中国第三合作校—成都狄邦肯思学校(筹)也将迎来首次入学典礼。